测评介绍
工作场所中的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IM)无处不在,学者们最关注的印象管理策略就是逢迎行为(Ingratiation)。最先研究逢迎行为的是社会心理学家Jones,他将逢迎行为定义为一种印象管理形式,目的是增加自身的社会吸引力,包括两个部分:逢迎行为本身和逢迎行为背后的意图。逢迎行为背后的动机又分为短期的动机和长期的动机,短期动机是为了改变目标对逢迎者的态度,从而满足自身需求;长期动机则是从目标手中获得部分自身的权力(Jones,1964)。
Tedeschi和Melburg(1984)最早将逢迎引入了组织行为学中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逢迎是个体为了增强自身在上级眼中的人际吸引力所采取的一种主动行为,以期获得组织中有限的资源。目前,Tsang(2016)提出了中国情境下的逢迎行为,他认为西方的逢迎和定义可能不适用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因此从关系视角下重新定义中国情景下的逢迎行为,即中国人的讨好行为是一种关系管理策略,个体通过人情、面子和吸引力来建立、维系和促进关系的一系列社会行为。同时,他将中国人的逢迎分为三个维度:人情取向、面子取向和吸引力取向。
使用须知
1、请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快速做出选择;选择时应遵循“我会怎么做”而非“我应该怎么做”的原则。
2、测试并不能绝对完全的映射出“我”而是无限接近一个真实的“我”,测试结果及分析皆是基于测试人作答情况生成。
3、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测试人学习工作、生活阅历、心情和环境的变化,测试结果可能也会跟随变化。
参考文献:
李晶晶.下属逢迎特质对其促进性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20.DOI:10.27209/d.cnki.glniu.2020.001109.
熊成.自恋型领导与下属工作投入——基于下属及其同事的双重视角[D].河南大学,2022.DOI:10.27114/d.cnki.ghnau.2022.00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