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量表,即NEO人格量表,是建立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Crae在1987年编制成,后来经过两次修订;该测验的中文版由中科院的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属于人格理论中特质流派的人格测试工具。
随着统计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者们在对人格进行因素分析时,有了惊人的并且相当一致的发现。一些不同的研究群体从许多不同的人格资料中不断地发现关于五个人格维度的证据。这五个因素在大量不同方法的研究中都是那么突出,以致研究者们称之为“大五”,它们就是:内-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对经验的开放性。
内-外向性:
它一端是极端外向,另一端是极端内向。外向者爱交际,表现得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内向者的这些表现则不突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就是自我中心的和缺乏精力的,他们偏向于含蓄、自主与稳健。
宜人性:
得高分的人乐于助人、可靠、富有同情;而得分低的人多抱敌意,为人多疑。前者注重合作而不是竞争;后者喜欢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信念而争斗。
谨慎性:
描述了人负责任或不可靠、不屈不挠或半途而废、坚定踏实或变化无常、整洁或粗心、自律或冲动的程度;指我们如何自律、控制自己。处于维度高端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并能持之以恒;居于低端的人马虎大意,容易见异思迁,不可靠。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得高分者比得低分者更容易因为日常生活的压力而感到心烦意乱。得低分者多表现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反应。
对经验的开放性:
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得分高者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得分低者多数比较传统,喜欢熟悉的事物多过喜欢新事物。
与所有特质人格理论一样,大五人格也不查明人类的行为机制;它更多地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而不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不清楚事物的来由,要预测它的走向是比较难的,即使进行了预测,准确性也偏低。不理解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格,我们也很难在职业中有效地扬长避短。
基于以上的原因,大五人格量表很少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在测试中,大五人格量表要探测到人的品格层面,这是心理上更深层领域,既难测量,又容易受到测试者伪装和反应倾向的影响。如果测试者能清晰地认识自己,诚实地在测试中作答,那么,可以将测试结果作为人格的量化结果,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