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信息量巨大的世界中,而自身的认知资源有限,故信息加工任务非常艰巨。为了减少信息加工的负担,人们会使用认知结构化这一策略来降低信息负载。认知结构化是对抽象的心理表征(图式、原型、态度及刻板印象等)的创造和使用,这种心理表征是对已有经验的简单概括。认知结构化不仅是人类的普遍倾向,同时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人格特征。
结构需求就是反映这一个体差异的人格变量,体现了个体对“结构”、对简单清晰的模式的需求程度。结构需求不同的个体,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体验和互动也不相同。结构需求高的个体总是希望寻找一种简化、结构化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在认知和行为上偏好简单的、严密组织的方式,倾向于运用已有的结构去理解新的事物,喜欢建立和享受惯例。
使用须知
1、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并参考近1-2周的个人感受。
2、测试软件会根据测试人所选择的选项自动生成结果,但该结果并不能用于替代正式的诊断。
3、请注意,本测试仅作为初步参考。
参考文献
1、陈阳,黄韫慧,王垒,施俊琦.结构需求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490-492.DOI:10.13209/j.0479-8023.2008.076.
2、徐步霄. 系统威胁影响集体自恋的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20.DOI:10.27159/d.cnki.ghzsu.2020.003967.
3、张凤. 功利论与道义论之外的第三论: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中CNI参数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21.DOI:10.27464/d.cnki.gzsfu.2021.0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