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辨识和区分,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产生与他人相一致的情感反应和体验,并准确反馈给对方的能力。作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在适应社会及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共情(Empathy)初是一个哲学、美学中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在西方己有近百年的研宂历史,也常被译作移情、共感、同理心等,但与精神分析学说所使用的移情一词不同。通过梳理己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到学界目前对于共情的定义仍未达成一致。不同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宄目的,从不同的取向对共情进行了的定义。这些不同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取向,将共情作为一种状态、一种能力或是一个过程
使用须知
1、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并参考近1-2周的个人感受。
2、测试软件会根据测试人所选择的选项自动生成结果,但该结果并不能用于替代正式的诊断。
3、请注意,本测试仅作为初步参考。
参考文献
张凤凤,董毅,汪凯,等.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的信度及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155-157
范明惠. 青少年共情能力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训练[D]. 2017.
李晓含. 大学生大五人格、共情和情绪表达性的关系研究[D].
贾笑颖. 大学生共情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扬州大学.
曾敏. 教师共情能力及训练研究[D].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