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编号:演示报告
个人结构需求量表PNS 11题
下载报告
测试日期 | 2025-05-01 16:41:39 |
测试用时 | 31秒 |
测试结果
测试分:28 (满分66)
测试结果:较低,得分越高,秩序需求越高。
测试结果:较低,得分越高,秩序需求越高。
因子 | 得分 | 满分 |
对缺乏结构的反应 | 18 | 42 |
对结构的需求 | 10 | 24 |
软件根据测试人的选择项,自动生成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答题时间
结果解析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信息量巨大的世界中,而自身的认知资源有限,故信息加工任务非常艰巨。为了减少信息加工的负担,人们会使用认知结构化这一策略来降低信息负载。认知结构化是对抽象的心理表征(图式、原型、态度及刻板印象等)的创造和使用,这种心理表征是对已有经验的简单概括。认知结构化不仅是人类的普遍倾向,同时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人格特征。
结构需求就是反映这一个体差异的人格变量,体现了个体对“结构”、对简单清晰的模式的需求程度。结构需求不同的个体,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体验和互动也不相同。结构需求高的个体总是希望寻找一种简化、结构化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在认知和行为上偏好简单的、严密组织的方式,倾向于运用已有的结构去理解新的事物,喜欢建立和享受惯例。
补偿性控制理论认为处于低控制状态下的个体感受到的秩序需求会更强,也就是说低控制感会导致高秩序需求,高控制感导致低秩序需求。相关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在探究消费行为时,以手机为例同时给参与者呈现同款手机的两种不同广告海报,然后询问参与者购买这两种广告中的手机的意愿程度。其中一种广告透露出“手机能使生活变得更井然有序”,另一种广告则使参与者感到使用这款手机能“限度突显自己的个性”。研究结果显示被剥夺控制感后的参与者在看见强调手机能使生活变得更井然有序的宣传海报时更有购买意愿。
免责申明
本测评报告是根据受测者的回答生成的,数据来源于受测者自己的选择和认知。在分析这些数据时,建议结合实际的访谈情况,不要仅仅依赖本报告来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