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所持有的认知和评价,并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得到肯定和接纳,通俗的说法是“面子”。自尊心则是对于自己价值的认同感,是一种自重、自爱和自我尊重的态度,并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自尊是人格自我调节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度强调则会变成虚荣心,过度弱化则会转化为自卑。过度自卑和过度自恋都是自尊心偏强的表现形式。适当的自尊心能够提高自信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但是过度的自信可能导致骄傲自满,影响自我认识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自尊心的高低
低自尊的人通常缺乏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不愿意承担责任,常常出现消极情绪,类似于抑郁型人格障碍。他们口头语中充满了否定性的想法,例如“我做不好任何事”、“我很笨”、“我没用”等等。
高自尊的人有两种表现形式: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表现为自信和自爱,即对自己行为的信心和不允许他人的侵犯。消极的表现则包括自负、自卑和偏激狂。自尊心的高低与自信直接相关,但过度自信可能会导致自负和偏执。因此,自尊心需要保持适度合理的范围,过低和过强的自尊心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使用须知
1、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并参考近1-2周的个人感受。
2、测试软件会根据测试人所选择的选项自动生成结果,但该结果并不能用于替代正式的诊断。
3、请注意,本测试仅作为初步参考,如果您感到需要深入了解和解决问题,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烨, 王登峰. 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9):4.
[2]王萍, 高华, 许家玉,等. 自尊量表信度效度研究[J]. 山东精神医学, 1998(4):31-32.
[3]韩向前, 江波, 汤家彦,等. 自尊量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8):76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