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界限混淆又称为界限解体,指个人心理特征或人际关系角色混乱的现象(Kerig,2005)。根据家庭系统理论,明确界限是健康家庭运作的关键。清晰界限能让个体充当适当家庭角色,标志家庭成员发展差异,让个人以适合发展的方式满足情感需求;而混淆的界限会导致亲子之间角色混乱,过度僵化的界限则限制家庭关系与成员间情感联系,干扰孩子归属感及相互感受。
处于界限混淆状态的孩子,过早承担成年人的压力,促使其自我发展的需求无法被满足,容易出现不适应行为。Kerig(2005)认为界限混淆包括干扰儿童发展自主的自我意识,以及家庭中的人际角色混乱,如父母将不适当的期待放再孩子身上,令孩子负担超出其年龄责任状态。Boyd-Franklin对于非裔美国家庭研究发现,在文化影响下,低收入非裔家庭会将增加年长手足承担家庭照顾责任可能性,但在这些赋予子女的家庭责任由明确的界定情况下,不一定会产生负向的影响,反而会促进孩子成长(Kerig,2005)。综上所述,亲子界限混淆在不同文化影响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也形成不同的效应,有促进子女成长的正面效应,也有可能会干扰子女与父母成功分离个体化的负面效应。
使用须知
1、请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快速做出选择;选择时应遵循“我会怎么做”而非“我应该怎么做”的原则。
2、测试并不能绝对完全的映射出“我”而是无限接近一个真实的“我”,测试结果及分析皆是基于测试人作答情况生成。
3、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测试人学习工作、生活阅历、心情和环境的变化,测试结果可能也会跟随变化。
参考文献
潘秋霞. 青少年亲子界限混淆、情绪表达冲突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研究[D].深圳大学,2019.DOI:10.27321/d.cnki.gszdu.2019.000897.
简汇育.高中职生亲职化量表编制与其复原力身心健康之探讨[D].国立彰化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