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对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对于志愿者动机的研究,有多视角的诸多研究,既有采取心理学视角的研究,也有采用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以及综合视角的研究。 在国外,早期研究者进行志愿者动机分类,一类是利他主义动机。一类是自我主义动机。
大型运动会中进行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动机,认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多重的,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志愿动机归纳为个体自我成长的需要、追求技能的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在实证研究方面,吴鲁平对志愿者进行了深度的访谈研究,并进一步认为志愿者动机应进行以轴心为区别的划分,从而进一步将志愿者动机划分为传统性动机、现代性动机和后现代动机三类,其主要区别就是围绕的核心不同。
使用须知
1、请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快速做出选择;选择时应遵循“我会怎么做”而非“我应该怎么做”的原则。
2、测试并不能绝对完全的映射出“我”而是无限接近一个真实的“我”,测试结果及分析皆是基于测试人作答情况生成。
3、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测试人学习工作、生活阅历、心情和环境的变化,测试结果可能也会跟随变化。
参考文献:
张翔;佐斌;赵燕.宿命观量表中文版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5):914-917.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18.05.017
倪源源.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宿命观的关系及心理干预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21.DOI:10.27159/d.cnki.ghzsu.2021.00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