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像变色龙一样,在不同的人面前展示不同的角色和形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能力被称为自我监控。于年首次提出了这个社会心理学构念,它主要用于分析根据社会适宜性的情景线索指导下进行的自我监督及自我控制,监控对象主要是表达行为和自我呈现。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描述的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特定情境需要的一种倾向。高自我监控者重视外界因素,对社会线索更为敏感,依靠外界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表达及与他人的互动;低自我监控者则重视自身因素,依靠自身调节行为以适应社会(Snyder,1974)。
Gangestad 和 Snyder(1985)编制,王聪(2014)修订的自我监控量表。共 8 个题目(如“为了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取悦他们,我可以逢场作戏”),计分方式为 5 点计分,1 =“非常不同意”,5 =“非常同意”。总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越高。
使用须知
1、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并参考近1-2周的个人感受。
2、测试软件会根据测试人所选择的选项自动生成结果,但该结果并不能用于替代正式的诊断。
3、请注意,本测试仅作为初步参考,如果您感到需要深入了解和解决问题,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参考文献
王聪.销售人员自我监控人格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宫剑,牛冰钰,刘晓飞等.开放性人格与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感知媒介丰富性的中介作用与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3,46(05):1196-1203.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