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介绍
同性恋现象在古埃及就有记载,在中国古代也有“断袖而起”、“分桃而食”、“南风”等相关描述,存在于各个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同性恋作为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在不同年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受的态度也不同,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性恋是被心理卫生组织定义为病态的,被社会法律定为有罪的,被宗教所令行禁止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对同性恋的看法还停留在病理层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同性恋是精神疾病、性偏离、性心理障碍等病态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宣传,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发生着转变。1992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心理障碍疾病中除名;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重新定义精神病的标准,指出同性恋不是精神病。至此,同性恋在我国不再被统归为病态。目前,“同性恋”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关注,但是这种提法总是伴有病态、异常、肮脏等污名化字眼。由于与传统儒家文化相悖,国内对同性恋的态度仍是比较消极的。
使用须知
1、请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快速做出选择;选择时应遵循“我会怎么做”而非“我应该怎么做”的原则。
2、测试并不能绝对完全的映射出“我”而是无限接近一个真实的“我”,测试结果及分析皆是基于测试人作答情况生成。
3、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测试人学习工作、生活阅历、心情和环境的变化,测试结果可能也会跟随变化。
参考文献
齐金玲. 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冯莹. 性别威胁对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影响:异性恋声明的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9.DOI:10.27178/d.cnki.gjxsu.2019.00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