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编号:演示报告
学校联结量表SCS 10题
下载报告
测试日期 | 2025-05-01 15:06:26 |
测试用时 | 31秒 |
测试结果
因子 | 得分 | 状态 | 满分 |
同学支持 | 2.25 | 低分 | 5 |
教师支持 | 2.33 | 低分 | 5 |
学校归属感 | 1.67 | 低分 | 5 |
软件根据测试人的选择项,自动生成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答题时间
结果解析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学校联结是一个核心概念,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与成长发展。它主要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同学和教师支持,以及对学校的归属感上。学校联结可从三个维度深入剖析:
同学支持:学生日常与同学的交往中,彼此给予的情感关怀、学习互助及共同活动建立的友谊,都属于同学支持。这种支持能有效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在社交中收获快乐与满足,进而提升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感受。
教师支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其支持涵盖学业指导与生活关怀。在学业上,帮助学生解惑、提升能力;在生活中,关注学生情绪与成长需求,给予引导。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传递学校的温暖。
学校归属感:这是学生对学校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当学生认可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文化,并找到自身价值时,就会产生强烈归属感,从而更主动参与学校活动,积极投入学习。
大量实证研究聚焦学校联结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学校联结与青少年外化、内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学校联结程度越高,青少年出现攻击、违纪等外化问题,以及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的可能性就越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学校联结的三个维度中,学校归属感在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上作用最为突出,预防效果优于单纯依赖同学和教师支持。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推动同学友好互助、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更要着重营造积极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全方位降低青少年问题行为发生率,助力其健康成长。免责申明
本测评报告是根据受测者的回答生成的,数据来源于受测者自己的选择和认知。在分析这些数据时,建议结合实际的访谈情况,不要仅仅依赖本报告来做出决策。